Thứ Hai, 24 tháng 8, 2015

国家博物馆《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》上篇 (转载)

国家博物馆《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》上篇 (转载)

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,阴。
http://yahoo.yododo.com/guide/014075888243292C402881D340757B3B
 
 
国家博物馆北区二层8号展厅《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》为常设的专题陈列。
 
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为此展撰写了前言。
 
 
展厅入口处两只威猛的守宫大铜豹将观众带入一片神奇的天地。尼日利亚埃多州贝宁文化。
 
心灵的寄托-雕像非洲雕 像数量众多,类型丰富,既有配合祭祀、丧葬、庆典仪式等制作的宗教性雕像,也有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、动物雕像。以母性、神灵、祖先、巫术为主要表现题材 的宗教性雕像,造型千变万化又遵守传统雕刻法则,情感充盈而不矫揉造作,是非洲人表达宗教情绪和满足心灵诉求的载体,注重的是社会共同体的非个性化的情感 流露,反映的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和历史沉淀的处世价值观。非洲雕像在反映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,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,表现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生灵。这 些雕像造型生动有趣,手法朴实,充满浓郁的生活和自然气息,令人耳目一新。
 
中国和非洲都拥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艺术。在中非传统友谊日益增进、人文交流不断发展的今天,国家博物馆从馆藏非洲艺术品中遴选了近600件面具、雕像和生活用品等进行展览。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中西非的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利亚喀麦隆、 刚果等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个部族,以木雕为主,兼有陶雕和铜雕,其中每一件都保留着人类自然淳朴的创作情感,凝聚着非洲部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。通过它们,能 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认识,增强中非人民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感情的沟通,更好地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。
 
 
非洲这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,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之一,有许多不同文化、习俗特征的国家、民族和部落,他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中非和西非地区,是非洲传统雕刻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区域。这里的雕刻类型多样,风格各异,既不乏写实性,又有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和强有力的节奏,透露出原始朴拙的生命和自然之美。
 
非洲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,而且与非洲传统宗教、道德伦理、生活习俗息息相关,是人与 自然、社会和谐相处的工具,反映了非洲人朴素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。这种形式与内容、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,以及历经千百年来仍然保有着的鲜明的精神独立 性,使非洲雕刻成为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,并深深地影响了布拉克、毕加索、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创作,推动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。
 
表情肃穆的母亲,马里 班巴拉族。

 
跪姿捧钵的母与子,尼日利亚 约鲁巴族。
 
高贵的母与子,陶,尼日利亚 伊博族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可惜很多作品都没有标识,但这些无名艺术家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。
 
互相凝视的母与子,尼日利亚 奥格波尼族。
 
端坐的酋长夫妇,喀麦隆 班格瓦族。
 
展厅一角。
 
坐姿多贡男子,铜,马里 多贡族。
 
坐姿的卡朵王,铜,马里 卡朵族。
 
端坐的女祖先,马里 多贡族。
 
拄棍而立的男祖先,马里 多贡族。
 
身上缠蛇的法力女雕像,尼日利亚 吾久马族。
 
非洲美人鱼?
 
古骑士,马里 多贡族。
 
 
贝宁武士,铜,尼日利亚埃多州贝宁文化。
 
伊费王后头像,铜,尼日利亚伊费文化。
 
 
 
 
 
展品随拍。

延伸阅读: 国家博物馆《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》上篇 - 北京旅游攻略 | 雅虎旅游 http://yahoo.yododo.com/guide/014075888243292C402881D340757B3B#ixzz3jiIb8Frv
(本文转载自游多多旅行网)
Digg Google Bookmarks reddit Mixx StumbleUpon Technorati Yahoo! Buzz DesignFloat Delicious BlinkList Furl

0 nhận xét: on "国家博物馆《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》上篇 (转载)"

Đăng nhận xét